Published Date: October 22th 2025
Page Length: 441
Language: Chinese
ISBN: 978-1-80053-582-4
Price: £44.30
教育管理质量评价体系作为衡量教育机构运行效能、引导教育管理实践的核心工具,其科学性与适配性直接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与质量提升。传统的教育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多以标准化指标为核心,侧重对硬件设施、师资数量、升学率等可量化数据的考核,这种评价模式在特定历史阶段为规范教育管理发挥了一定作用,但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、办学形态的丰富以及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多元化,传统体系的局限性日益凸显。它往往忽视了教育管理的过程性价值,难以全面反映师生参与度、课程实施效果、校园文化建设等质性维度;同时,过于强调统一标准的评价方式,未能充分考虑不同类型、不同层次教育机构的差异化特征,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管理效能存在偏差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重指标、轻实效的形式化倾向,制约了教育管理创新与个性化发展。
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,重构教育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一方面,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、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提出,要求教育管理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,评价体系需从单一的结果导向转向过程与结果并重,从单纯的量化考核转向量化与质性结合;另一方面,随着办学主体多元化、教育场景拓展化,如民办教育、职业教育、在线教育等不同形态的教育机构不断涌现,传统“一刀切”的评价标准已无法适配多样化的教育管理实践,亟需构建更具包容性与针对性的评价框架,以满足不同教育主体的发展需求。此外,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,也对教育管理质量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,评价体系不仅要具备诊断与监督功能,更需承担起引导、激励与改进的作用,通过科学评价促进教育管理水平持续提升,推动教育机构形成自我完善、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