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blished Date: October 10th 2023
Page Length: 360
Language: Chinese
ISBN: 978-1-80053-831-3
Price: £36.80
在现代陶瓷设计和烧制时,颜色釉或者高温颜色釉是一种经常被使用的金属氧化物,将长石,石英,高岭土,石灰石等多种矿物质原料科学配置成着色剂,釉料附着于坯胎后,经 1300℃高温烧制后在瓷器表面形成的一种浑然天成玻璃质色彩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高温颜色釉被广泛运用于陶瓷装饰当中。随着科技的进步,烧造工艺与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发展,原本桀骜不驯难以掌控的高温颜色釉开始变得有迹可循。当代陶瓷艺术家们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创新,使得每一个作品都独一无二,具有风格迥异的造型。为了达到不同的颜色效果,他们在釉料中添加进去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作为着色剂。这些不同金属氧化物不出所料地让瓷器呈现出各种丰富多彩的釉色。在制作过程中,陶瓷艺术家们在选用合适的坯胎基础上,将着色剂掺入釉料中,并施色在坯胎表面,在 1250 度-1320 度的高温炉中烧制,使得釉料能够与坯胎完全地结合,形成了完美的陶瓷器物。这种使用高温色釉进行瓷画创作的方法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。由于色釉在高温下反应极为活跃,因此需要熟练掌握温度、时间、釉料成分等关键参数,才能够制作出精致完美的器物。通过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陶瓷器物,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色彩,还具有清亮耀目的光泽。在陶瓷工艺美术史上,这种方法成为了一颗闪耀着夺目光彩的明珠,为世人所瞩目。比如:在五代的青瓷、宋代的影青瓷基础上,景德镇的高温颜色釉逐渐发展起来;在元代,景德镇瓷工成功烧造了卵白、蓝色、铜红等高温色釉瓷,开始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各种呈色剂;在明代,烧造出了鲜红、黄釉、孔雀绿、海棠、油绿、鳝鱼黄、翠青、霁蓝、紫金等高温色釉瓷;到了清朝康、雍、乾三朝,高温颜色釉烧造进入鼎盛时期,相继烧造出了郎窑红、窑变、霁红、美人醉、米色、茶叶末、天蓝、三阳开泰等;清末至民国时期,由于战事频繁等缘故,不少名贵的高温色釉品种陆续失传;直到新中国成立后,建国瓷厂、轻工业陶研所等高温色釉瓷烧造迅速恢复和发展;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,所烧造的高温色釉瓷品种多达 100 余种,这类瓷器,釉面斑驳璀璨、呈色五彩缤纷,有的像彤红的太阳从天边升起,有的像碧绿的江水静静流淌,有的像熊熊的烈火炉膛燃 烧,有的像美丽的孔雀翩翩开屏……半个多世纪来,各类高温色釉瓷以其绚丽的容姿吸引着国内外陶瓷爱好者。
陶瓷颜色釉以其独特的色彩和质感,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。本专著通过研究陶瓷发展的历史脉络,分析了当前颜色釉陶瓷的创作现状,探讨了创作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,希望能拓展陶瓷创作的题材和形式,并融合多种艺术风格和技术手法来探索新的烧成方式。希望本专著能够抛砖引玉,并与更多的陶瓷艺术家们共同不懈努力,通过不断推陈出新,推动陶瓷艺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,使得中华古老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。